文/VR陀螺
今日,雷鸟创新召开秋季新品发布会,并带来最新观影眼镜雷鸟Air 4。
产品延续极具竞争力的策略,标准版1599元起售,此外,眼镜进一步升级,引入独立画质芯片、首度支持HDR 10、搭载B&O联调四扬声器、AI转3D视频......
VR陀螺第一时间拿到产品并进行了深度体验,这段时间使用下来,我从雷鸟Air 4身上看到了未来观影眼镜进化的方向。

显示:引入独立画质芯片 率先支持HDR10
雷鸟Air系列的定位一直都非常明确,就是“口袋电视”,也正因此,显示能力是这一系列产品的重中之重。本次雷鸟Air 4系列在传统的BirdBath+Micro OLED方案基础上加上了一颗全新的画质芯片Vision 4000,后者由雷鸟与全球顶级画质解决方案商Pixelworks联合研发。
主要参数方面,眼镜搭载视涯最新的第5.5代双层Micro-OLED以及孔雀光引擎2.0,屏幕分辨率为1920×1080,等效画面尺寸为4米135英寸。如果换算回PPD(每度视角内能看到的像素数量),其数值也达到了49,远胜于市面上的主流头显,画面清晰锐利,对于观影游戏已经绰绰有余。
眼镜屏幕刷新率为120Hz,峰值亮度来到了1200尼特,并支持3840Hz PWM高频调光,低亮度环境下更加护眼。屏幕素质方面,雷鸟Air 4达到了145% sRGB、 98% DCI-P3、200000:1 对比度。
拍屏效果展示,不代表实际观感,仅供参考
作为本次更新重点,雷鸟Air 4在显示效果上共有“四大首发”,而每一项升级都堪称炸裂:
1、引入独立画质芯片。传统观影眼镜会通过线缆接收来自手机、PC等设备的信号,再经由内部的DP接收芯片解码最终显示画面。本次雷鸟Air 4在此基础上新增了一颗与Pixelworks定制的眼镜画质芯片Vision 4000,这是观影眼镜的首创。Vision 4000会在信号被解码前对画面进行实时优化,如增强画面对比度、扩展色域等,最终直观提升画质。

2、支持HDR10。主流观影眼镜的屏幕色深只有8bit,而雷鸟Air 4支持10bit色彩显示,它的优势是显示色彩更多,色彩过渡更加平滑细腻。在此基础之上,配合两倍亮度动态、1200尼特超高显示亮度以及画质芯片,雷鸟Air 4首次实现了对HDR10的支持,这也是目前首款支持HDR10的智能眼镜。
下图是雷鸟Air 4播放HDR片源的拍屏画面展示,(由于公众号不支持HDR,因而只能简单谈一谈主观体验)简而言之,HDR相较于常规片源它的画面细节层次更加丰富,阳光火焰等高亮度场景看起来更接近真实肉眼观感。对于雷鸟Air 4用户,如果片源支持HDR,建议无脑开启,毕竟这种画质冲击是无与伦比的。
本视频旨在模拟HDR与SDR区别,仅供参考,左边为HDR观影效果,明暗细节更加出色 视频来源:影视飓风
另外,得益于HDR的加持,在一些游戏场景中,我们也能看到更加丰富的画面细节。考虑到近年来Nintendo Switch 2、Steamdeck、PS5等游戏主机均加入了对HDR输出的支持,因而雷鸟Air 4可能会成为更加契合游戏玩家的外设选择。
注:雷鸟Air 4的HDR10需要同时获得播放设备以及片源的支持,总的来看苹果系设备如iPhone、Mac等会有更好兼容性。
屏幕实拍,比真实体验有一定差距,仅供参考
3、AI SDR转HDR。因HDR 10对片源和视频源都有一定要求,为此,雷鸟Air 4还新增了系统级的实时AI HDR功能。基于Vision 4000芯片,Air 4可以借助AI,将常规、主流的SDR内容转换为HDR效果。该功能不挑输出设备,不挑内容,全局可用,最大程度降低了使用门槛并让更多人感受到HDR的乐趣。
对于雷鸟Air 4的显示效果,本次发布会现场,其实还有几个小彩蛋,一是雷鸟Air 4邀请到了知名摄影指导Griffin Voth作为产品经理,使得产品调性更加契合专业工作流。此外,专业数码评测博主王自如作为雷鸟的产品顾问,也参与到了本次新品的测试中。王自如将雷鸟Air 4与工业级大屏幕交由影视专业学生进行盲测,最后雷鸟Air 4在画质方面居然取得了领先。这可以看出雷鸟Air 4不断在“显示”这一核心能力下苦功夫,设备除了日常影音娱乐外,还初步具备了“越级”专业显示器的能力。

4、AI 转3D视频。此前雷鸟Air 3等老款设备率先引入了照片AI转3D功能并广受好评,到了雷鸟Air 4,其AI能力持续进化,目前进一步实现了对视频AI 2D转3D的支持,这在一众AR眼镜中也属于独一档。
实际上,从观影类AR眼镜发布至今,市面上绝大部分的产品都是支持3D格式视频播放的,但受限于片源,日常中真正能使用到这个3D功能的用户并不多。
现如今,这个壁垒被雷鸟Air 4打破,用户借助《雷鸟XR眼镜》APP,在播放传统2D视频时可以一键启用,这对于观影爱好者无疑是一项重磅更新。

音质:B&O联合调音 音质向高端耳机靠近
对于观影眼镜,其实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各家的发力点大多集中在“卷”视觉,即画质方面,对于听觉本身,各大厂商往往秉持着够用就行的策略,重视程度并不高。不过,雷鸟创新却“反其道而行”,持续聚焦于智能眼镜音质这一可能难以量化,但却对体验至关重要的底层建设。到了雷鸟Air 4这一代,设备音质再次取得了飞跃式的提升。
雷鸟Air 4搭载背靠背的定制4扬声器,音频模组由BANG & OLUFSEN(B&O)声学工程师提供声学调教。关于B&O,这是一家全球极具声誉的顶级音响品牌,成立于1925年,自家HiFi产品在专业以及消费电子领域均备受好评。凭借过硬的声学品质,B&O一直都是宾利、奥迪、宝马等豪车御用的音响合作方。

主观听感上,笔者刚上手就发现雷鸟Air 4的音质相较于老款产品具有一耳朵的提升。首先喇叭单元发声很稳定,不会出现大音量下的破音、刺音的情况;眼镜听一些舒缓的音乐具有不错的氛围感,个人认为它的音质表现应该能处于同类型产品第一梯队。
最后,雷鸟创新还与B&O联合为雷鸟Air 4开发了一款有趣的小配件:导音鳍。如下图所示,它安装到镜腿上使用,启用后能够获得耳机级别的听感,这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创新。导音鳍单独出售,售价49元。

其他方面,雷鸟Air 4仍保留了以往丰富的声音选项,可以在菜单中自由切换标准音效、轻语音效以及环绕音效。其中轻语模式能够削弱声音高频从而提高声音私密性;而环绕模式则能够进一步提升声音的空间感以及临场感,建议看电影或者玩游戏时打开。
从雷鸟Air系列看BB眼镜发展 聚焦的力量
目前分体式AR已经有多年迭代,是一类相对成熟的产品:形态相对固定,使用场景也相当明确。近年来,很多企业为了拓展卖点会在眼镜上加入空间计算的概念,只可惜概念足够帅、但体验总是缺点意思。雷鸟 Air系列可以算是这一品类中的“异类”,该产品线保持一年两款的高频迭代策略,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就在大家觉得BB方案已经没什么新鲜的时候,Air系列每次更新都会给人一种“还能这样”的新鲜感。

在早前的采访中,雷鸟创新的创始人李宏伟曾说自己是一名“务实的理想主义者”,而这种看似矛盾的特征也体现在了雷鸟的产品上。在X、V和Air三条产品线中,X系列承载了雷鸟打造下一代计算终端的坚持,而V和Air系列则展示出了特有的务实——以成熟的技术方案和克制的场景功能,打造出扎实的产品体验。
硬件层面,雷鸟创新是目前少数能自研光引擎的AR眼镜厂商,分体式AR眼镜上面的很多重要参数,如Eyebox、MTF、边缘畸变等,雷鸟创新产品均已是行业的天花板。
设计层面,雷鸟Air系列非常注重人因设计,并在很多看不到的细节方面持续下苦功夫,如前后黄金配重、空气鼻托、眼镜内侧配备亲肤防汗材料,热源避免直接接触皮肤等,这些方面普通消费者可能难以直观察觉,但每一项都是实实在在的体验升级,而这些要素最终给雷鸟眼镜带来了扎实的产品品质感。
笔者实测,雷鸟Air 4重量仅有76g,十分轻巧。眼镜支持轻微外扩,镜腿提供了上下三档调节,笔者曾用它长时间观影,但是使用时却“宛若无物”,不会出现头重脚轻、压鼻梁等分体式AR常见的毛病,久戴不累。

最后在用户洞察方面,雷鸟创新可能也是特立独行的存在:就在其他厂商还在试图为产品加入各种痒点创新,里面包括但不限于AR小游戏、手势识别、办公、拍照等,但雷鸟Air 4却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回归初心,持续做减法,将重点放在“观影游戏”这一核心场景。
当然从市场反馈来看,雷鸟创新的产品策略实打实获得了用户认可以及买单,Air系列销量常年霸榜国内外电商平台。今年二季度,雷鸟的品牌销量份额已经悄然涨到了39%,位居全球第一。
而如果我们更细究雷鸟这个39%的全球市场份额,就会发现,在雷鸟Air系列的用户中,首购用户占比高达81%。换言之,雷鸟的增长,靠的是拉新。在4年的时间里,雷鸟靠着一代一代的产品迭代,已经找到了这个市场的“增长密码”。而这,也是一直在等待“iPhone时刻”AR市场最需要的。
再回到刚刚发布的雷鸟Air 4,将其产品介绍与今年上市的很多AR眼镜放在一起,甚至会让人觉得它过于“朴素”,因为它确实没有各种花里胡哨的功能。不过,它却是我现在日常中最常用的那一款产品。在日常的休息娱乐中,Air 4正在悄然替代掉我客厅中的电视机。而如若我们再综合上它1599元起步的价格,Air 4 有着越级的表现,如前面所提到——HDR 10、AI 3D视频、B&O联调扬声器等等——
这些都是以往高端电视才会具有的特性,再加上便捷的使用体验,替代电视、显示器也未尝不可。
你的下一台电视,何必是电视。当以Air 4为代表的BB眼镜敲开一个个年轻人的家门时,AR眼镜的“iPhone时刻”,或许就在我们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