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VR陀螺 冉启行
摇摆不定的谷歌,背后仍在下一局大棋。
近两年来,谷歌的 XR 业务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颇为黯淡,战略方向的频繁调整与核心领导层的接连变动,仿佛为其前景蒙上了一层迷雾。尽管遭遇挑战,但凭借谷歌深厚的底蕴与庞大的资源体系,谷歌 XR 依然不容小觑。
今年 6 月下旬,前高通 XR 总经理兼副总裁 Hugo Swart(司宏国)在社交平台上宣布加入谷歌,令人有点难以置信。Hugo Swart 在高通任职期间,主导并推动了骁龙 XR 平台的开发,同时也是高通在 XR 板块的重要 PR 对外人物。
此外,VR陀螺此前还从渠道消息得知,谷歌还在 2023 年底非公开地收购了一家中国 XR 公司—蚁视科技,这家中国最早的 XR 明星公司,手握大量 XR 光学、硬件专利技术。
在 Apple Vision Pro 发布后,值此「安卓空间计算机」的重要时间节点,谷歌为何高薪挖走 Hugo Swart,又暗地里收购中国 XR 公司,背后究竟在下一盘怎样的棋?
中国最早的XR明星公司
创业10年后被谷歌收购“上岸”
在聚焦谷歌 XR 之前,让我们再简单回顾一下这家曾经的中国 XR 顶流,为它画上一个「后续报道」的完美句号。
成立于 2014 年 3 月的蚁视科技是中国最早的一批 XR 公司,甚至早于 Meta 官宣收购 Oculus 的时间节点(2014年7月)。其 85 后创始人创始人、CEO 覃政学术背景也颇为了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博士。
蚁视科技可以说是中国版的“Magic Leap”,早期可谓风光无限。2014 年,蚁视凭借一款 VR 头显在美国 Kickstarter 上众筹到 26 万美元,打破了中国项目在 Kickstarter 上的众筹纪录,一炮而红。同年,蚁视获得了来自 HongShan 中国、盛景嘉成、东方富海、伽利略资本等 VC 机构的青睐,接连完成两轮额融资,共计上千万美元。
成立10年,累计8轮融资
2015 年 12 月,蚁视更是拿到了高新兴科技 3 亿人民币 B 轮融资,一举将国内 VR/AR 创业融资推向了高潮。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条件下,放到现在,这笔资金也是相当炸裂的存在。
作为中国最早的 XR 明星企业,蚁视不仅仅是一家硬件品牌公司,其在内容生态策略上也相当具有远见。2016 年,蚁视发布新 VR 眼镜及 VR 相机,并获联创互联 3000 万元战略投资,还宣布从 VR 电视剧、VR 电影、VR 综艺、VR 报道、VR 广告、UGC 六大模块布局,构建蚁视传媒生态。推荐相关阅读:《蚁视发布新VR眼镜及VR相机,并获联创互联3000万元战略投资》
2016-2017 年是行业公认的泡沫时期,被愁云笼罩的 XR 行业正在进行第一波洗牌。而彼时的蚁视,也逐渐转变市场策略,放弃 VR 盒子,主打 PC VR,客户转向 B 端。到 2018 年,覃政在 CES 上与 VR陀螺的对话中说道:“2014 年我们就在讲概念,2015、2016 年我们在讲产品,2017 年我们在讲商业模式,到 2018 年可能又回到新的概念,因为那时候又会有新的产品出来。”
蚁视MIX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2018 年,蚁视推出新 VR、AR 混合头显——蚁视 Mix 技术原型机,采用了其自研的“时分透视TDST(Time-Division See-Through)”光学方案。自此开始,蚁视逐渐从一家 C 端品牌厂商转变为以 XR 核心光学解决方案为主供应链厂商。推荐相关阅读:《2018,蚁视要用AR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VR陀螺》
转变的背后有多少心酸,也许只有创始人自己才知道,蚁视从 10 多人的团队(2014)扩张到 100 多人(2015/2016),再回到 10 多人(2018),一切像是回到了起点,重新出发,重新选择赛道。也许正如覃政所言:创业公司不适合平台级赛道。
值得注意的是,蚁视的转型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在 2018 年底,其还推出过 VR/AR 配件防眩晕头带,不过后来却也不了了之了。推荐相关阅读:《从台前退居幕后,蚁视覃政:创业公司不适合平台级赛道》
时间来到 2020 年 CES,蚁视在这次活动上发布了两款采用自研混合光波导的 AR 原型机,最大支持 146 度大视场角,双目 8K 显示;CES 2023,蚁视乘胜追击,展示了三种型号的自研混合光波导,对标市面上主流的 Birdbath 的 AR 光学,以及 Pancake+VST 的 VR 光学,在大家关心的眼镜体积、FOV、成本、透光率、鬼影等细节方面进行了优化。
据官方介绍,混合波导并不属于传统光波导技术,它采用了原创的全新 AR 光学构型。不同于以衍射波导为代表的波导构型和以 Birdbath 为代表的反射式构型,混合波导采用了偏振折返式 AR 构型。其是一种多层复合结构的光学系统,由很多层不同的材料和叠层组成,光线在折叠中实现了焦距的的折叠和模组厚度的压缩。
但不同于 Pancake 的同轴折返式,混合波导采用的是基于波导全反射的倾斜光路折叠方式,因此可以在实现显示光线折叠的同时,不影响外界光线的透过,因此可以实现光学透视的 AR 显示效果。此外,混合波导还通过旁轴波导的线偏振的方式消除传统 Pancake 方案比较难缠的圆偏振鬼影问题。
由于消除了光机(light Engine),而将整个折叠光路(包含镜片)代替光机实现成像,因此该方案是没有传统波导的光机黑盒子的,可以实现产品形态窄边框的效果。同时由于整体模组经过折叠后很薄,成像元器件(Combiner)距离人眼很近,因此可以获得很大的 FOV。
在同质化严重的时代,打造出了一条别致的技术路径,也许这就是蚁视最终被谷歌看中的原因,技术创新永远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天眼查 APP 显示,2023 年 12 月 15 日,北京蚁视科技有限公司发生重大工商变更,数家股东陆续退出,企业类型从有限责任公司(外商投资、非独资)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标志着谷歌正式完成对蚁视的收购。
值得注意的是,蚁视工商变更并未明显出现谷歌的名字。不过,我们可以在蚁视申请的一系列技术专利让与合同中看到大写的「谷歌有限责任公司」。
回顾 XR 产业发展史,没有多少企业可以走过十年。卖身谷歌,对于蚁视来说,也许并不是创业之初团队定下的最完美的结局,但的确是兜兜转转九年后,最好的一个收尾,可谓轻舟已过万重山。
蚁视的故事到此就结束了,但或许以后在谷歌的 XR 硬件产品中,我们还可以看见它的些许身影。当然,收购之后,谷歌也并非想要打造自己的一方硬件,而是深化其在“上游与技术的话语权”。
今年 1 月,谷歌发布的声明显示 DSPA 将裁撤数百个职位,将对 1P AR 硬件团队产生较大影响。在对 1P AR 硬件团队进行调整的同时,谷歌将继续致力于其他 AR 计划,如产品中的 AR 体验和产品合作伙伴关系。这次裁员表明,谷歌不再开发自己的 AR 硬件,而是完全致力于 OEM 合作模式。
挖走高通XR一号位
谷歌亟需抵抗苹果、Meta冲击
收购蚁视是谷歌 XR 硬件供应链深化的一部分,其在 XR 生态系统战略上也向常年驻扎 XR 产业的高通 XR 总经理兼副总裁 Hugo Swart 抛去了橄榄枝。
今年 2 月,高通 XR 总经理兼副总裁 Hugo Swart(司宏国)对外透露已从高通离职,然而短短四个月之后,Hugo Swart 便在 Linkin 平台更新了其最新动态,表示其已经加入到了谷歌,负责 XR 生态系统战略和技术。
值得注意的是,Hugo Swart 到谷歌之后,职位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其需要向谷歌 AR/XR 副总裁兼总经理 Shahram Izadi 汇报,而这之前,他是高通 XR 的一把手。想必在这入职的背后,谷歌应该开出了非常好的条件,以及表明了谷歌 XR 业务在集团内的重要性,以及未来成长路线。
Hugo Swart 加入谷歌正值 XR 产业变革的关键时刻,前有 Apple Vision Pro 横空出世,后有 AIGC+硬件席卷全球。作为常年驻扎“上游生态体系”的谷歌,亟需在 XR 业务线上有一番作为,一方面再度打造以“安卓系 XR 系统”为主的阵营,对抗 Meta、苹果,另一方面突出谷歌拥抱时代变化的商业战略,而 Hugo Swart 或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Hugo Swart 在高通任职了近 20 年,其早期主要负责高通技术的全球营销推广;2016 年,Hugo Swart 开始全权负责高通的 XR 业务,包括上市、产品规划和路线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和客户开发。放眼全球,除 Apple 外,相信几乎所有的 XR 厂商都与高通有或多或少的关系——不管是基于高通 XR 芯片做开发,还是基于高通 SDK 做生态内容。而 Hugo Swart 则几乎拥有所有这些合作伙伴的资源,以及对于 XR 产业宏观的深度理解。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去年 Meta 拒绝与谷歌合作打造新一代 XR 操作系统 Android XR,以及今年 Meta 开放一方操作系统 Horizon OS,并与华硕、联想达成合作等一系列事件,让谷歌感受到了一定威胁,间接加速了谷歌在 XR 业务线上的布局。
与此同时,谷歌还在为三星即将发布的 XR 头显开发一个基于 Android 的新平台 ,该头显将由高通芯片驱动。据传,谷歌还在为 XR 眼镜开发一个“Micro XR”平台,据说该平台使用了内部称为“Betty”的原型平台。
谷歌XR的下一步,倒计时7月10日?
今年 5 月的谷歌 2024 I/O 大会上,主要聚焦了谷歌在 AI 大模型上的一系列能力,并未如期见到 Android XR。
不过,其在媒体活动上表示,XR 操作系统将会在一个“单独的时刻”发布。Android 生态系统总裁 Sameer Samat 透露:“正如你所知,I/O 有很多内容。因此,我们将在另一个时间做一些事情,向世界介绍这种新的形态产品。我们认为它值得一个单独的时刻——它自己的时刻——因为有太多东西可以分享。”
而这个时刻,或为 7 月 10 日。近日,三星电子公布了 2024 年第二场 Galaxy Unpacked 活动的海报,确定在 7 月 10 日举行全球发布会,这场发布会最大的主角是 Galaxy Z Fold 6 系列和 Galaxy Z Flip 6 折叠屏系列手机。
与折叠屏手机类似,作为同样定位“下一代 3C 数码产品”的三星 XR 头显,也有望在本次活动中推出。早前,VR陀螺曾爆料过三星 XR 头显原型机,不过其在 Vision Pro 发布后并未如期亮相。背后可能得原因在于产品外观设计、光学参数、性能配置等无法与 Vision Pro 匹敌,所以不得已推迟了产品的发布。
三星 XR 头显将在各方面对标 Vision Pro,早前供应链爆料称,其将采用索尼 1.3 英寸 Micro-OLED 微显示屏,在 PPI 和 PPD 方面进一步提升,这两项指标对于 XR 设备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视觉清晰度和沉浸感。
芯片或为高通正在测试的代号为 SXR2330 和 SXR2350 的下一代 XR 芯片——骁龙 XR2 Gen 3 、XR2+ Gen 3 芯片,其中后者可使用 16GB 内存、256GB UFS4、单眼 4K 屏幕。相比于年前发布的骁龙 XR2+ Gen 2 在实际落地性能方面更胜一筹,当然不要期望它能很快上市。
写在最后
谷歌,作为曾经定义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巨头,在 XR 业务线上的布局可谓一波三折。
从一方自研芯片、品牌硬件到裁员重组,回归老本行,将重心重新转向其传统的软件生态优势。这一决策背后的逻辑,是谷歌意识到在当前阶段,与其在品牌硬件和芯片领域与行业巨头正面交锋,不如发挥自身在软件、算法和内容生态上的优势,继续通过与外部硬件厂商的合作,推动 XR 产业的发展。
当然,收购蚁视的背后,也让我们看到谷歌的求变,其不仅仅想要继续作为生态系统中的老大哥,或也想在上游供应链方面分一杯羹,更深度参与一款 XR 硬件的诞生。
2024 年,苹果 Vision Pro 的全球上市,加速了 XR 产业的发展。就目前来看,全球尚且没有一款真正可以匹敌的产品。以高通、谷歌、三星为首的安卓系大厂,今年又会拿出怎样的产品来拥抱空间计算时代呢,静待花开。
投稿/爆料:tougao@youxituoluo.com
稿件/商务合作: 六六(微信 13138755620)
加入行业交流群:六六(微信 13138755620)
版权申明:本文为VR陀螺原创,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vrtuoluo233 申请授权,并在转载时保留转载来源、作者以及原文链接信息,不得擅自更改内容,违规转载法律必究。文中有图片、视频素材来自互联网或无法核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网站协商处理。
元宇宙数字产业服务平台
下载「陀螺科技」APP,获取前沿深度元宇宙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