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VR陀螺 Welkin
2022年5月,来自瑞典的Embracer集团宣布收购Square Enix旗下包括水晶动力在内的三家知名工作室。就在前不久的6月8日,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PIF)通过旗下的游戏与电竞集团Savvy Gaming Group,向Embracer集团投资了约10亿美元,持有后者约8.1%的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这笔资金无疑为Embracer的进一步扩张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持。
Embracer曾放出豪言要收购150家工作室,目前该集团拥有的游戏工作室已达到124家,通过10个运营集团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业务,员工遍布45个国家、总数超过1万2千人。如此庞大的游戏帝国,当然也不会错过在VR/AR领域布局。VR陀螺就通过本文,盘点Embracer集团旗下拥有VR/AR开发经历的工作室以及在相关领域的发展前景。
大肆收购为Embracer集团带来了众多全球级的知名IP。(图源:网络)
北欧大鳄,Embracer的前世今生
对游戏圈了解不深的话,可能会对Embracer Group这个名字感到陌生,毕竟该集团从2019年起才正式更名。但如果说到Nordic Games或THQ,相信不少人就有所耳闻了,Embracer与这两家老牌公司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整个发展过程颇为复杂。下面长话短说、简要回顾。
Nordic Games由瑞典企业家拉尔斯·温格福斯(Lars Wingefors)在1993年创办,初创期的业务是销售二手电子游戏,后来在瑞典国内发展出了零售连锁店。经过90年代末的出售和21世纪初的回购之后,最初的Nordic Games于2004年破产。
温格福斯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继续在游戏业界打拼,他于2008年又成立了发行和开发电子游戏的Nordic Games Publishing,凭借卡拉OK游戏《We Sing》在任天堂主机上的大获成功而风生水起。Nordic Games Holding于2011年正式成立,Nordic Games Publishing则成为旗下的子公司。
Nordic Games赖以起家的《We Sing》系列至今仍在推出。(图源:网络)
另一方面,THQ是美国的老牌电子游戏公司,由杰克·弗里德曼(Jack Friedman)在1990年成立。公司最初经营玩具业务,经过几次收购拓展到电子游戏业务,并开始完全以后者作为主导。大肆收购是THQ能在游戏界迅速扩张的原因,却也为后来的破产埋下了隐患。
2007年,THQ的财年收入一度高达10亿美元以上,但之后公司的发展就开始急转直下。不仅游戏质量断崖式下滑,各工作室也陆续重组、关闭。除了游戏软件入不敷出外,为主机开发的外设配件uDraw同样销量惨淡,成为公司陷入财务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负债累累的THQ最终在2012年申请破产保护,旗下的资产于2013年初开始拍卖,陆续被育碧、世嘉、Take Two等多家公司瓜分。
原THQ公司实质上已经消亡,存续下来的只有商标和游戏IP。(图源:网络)
2013年至2014年,Nordic Games Holding收购了THQ公司的部分资产和商标,并在2016年将公司更名为THQ Nordic AB——两家公司至此终于联系在了一起。当然原THQ已是名存实亡,公司的CEO依旧是拉尔斯·温格福斯。为了避免名称混淆,同时也为了凸显控股公司的地位,THQ Nordic AB自2019年9月起更名为Embracer Group,位于奥地利维也纳的子公司则保留了THQ Nordic的名称(前身为Nordic Games GmbH)。
其实在正式更名Embracer以前,THQ Nordic于2018年就分别以1.21亿欧元和3.17亿瑞典克朗的价格,收购了奥地利的Koch Media Holding和瑞典的Coffee Stain Holding。这家北欧游戏集团如虎噬鲸吞般的疯狂收购,也就此拉开帷幕……
一手好牌,悄然布局VR/AR市场
根据Embracer于今年5月公布的财报,整个集团目前共有223个游戏项目正在开发中,其中3A级别的游戏大作超过25款。集团的多元化业务矩阵已覆盖手游、主机/PC游戏、桌游,甚至还涉及漫画、动画和影视行业,结构非常立体。而在炙手可热的VR/AR领域,Embracer同样通过收购开始了自己的布局,并且已经手握了不少“好牌”。
(注:后文按照Embracer的收购时间排序。)
Embracer集团旗下的部分公司和IP,这还只是“冰山一角”。(图源:Embracer Group)
▊HandyGames
HandyGames成立于2000年,早期致力于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端发布本体免费、广告资助型游戏,截至2014年,其作品的总下载量突破1亿次。而从2012年起,公司将业务扩展到更多平台,除了PC外,还包括智能电视和智能手表。可见他们对于新兴的硬件设备和平台始终抱有浓厚的兴趣。
2015年,HandyGames开始涉足VR领域,发布了旗下的首款VR游戏《隐寺冒险》(Hidden Temple – VR Adventure),配合当时平价的VR盒子类产品就能在手机上体验。2017年~2018年间,他们也在Steam平台陆续推出了3款VR游戏《Panzer Panic VR》《Stunt Kite Masters VR》和《Devil and the Fairy》。
今年,HandyGames将公司多年来在移动端打造的IP《Townsmen》VR化,于SteamVR和PS VR平台上发布了《Townsmen VR》。这款作品可以说是他们多年积累和开发实力的综合体现,玩家作为“造物主”不仅要在岛屿上指挥居民建造城镇,还得满足他们对食物和货物的各种需求,同时抵御外敌的入侵。
此外,另一家德国游戏公司Massive Miniteam在被Embracer收购后,目前也归属于HandyGames旗下,他们曾于2020年推出过VR休闲游戏《Squishies》。以手游起家的HandyGames的作品大多风格轻松、玩法简单易上手,与容易吸引轻度玩家的VR设备有着很高的契合度。
Steam上推出的HandyGames VR作品同捆包。(图源:Steam)
▊Tarsier Studios
瑞典最大的独立游戏工作室之一,成立于2005年。Tarsier Studios专注于为主机和PC开发2A和3I级作品,与任天堂、索尼、万代南梦宫等游戏巨头均保持着紧密的合作,早前基本都是以外包代工的身份参与到其他游戏项目中,比如索尼的第一方代表作《小小大星球》(LittleBigPlanet)的DLC和PSV版本。
近年来Tarsier Studios成功打造出了原创游戏《小小梦魇》(Little Nightmares),初代销量突破300万(截至2021年2月)。续作《小小梦魇2》于2021年2月问世,仅1个月就达成百万级销量。Tarsier Studios凭借本系列终于摆脱了原先的“默默无闻打工人”定位,一跃成为拥有极强原创力的工作室。
实际上他们也有开发VR游戏的经验——发售于2017年,由PS VR独占的《Statik》。虽然该作是Tarsier Studios首次涉足VR领域,但解谜玩法是他们一贯擅长的,玩家在游戏中要设法解开锁住双手的、机关重重的盒子。
被Embracer收购后,Tarsier Studios开发过的几款游戏版权均有所属,《小小梦魇》系列归属于万代南梦宫,《Stretchers》的IP由任天堂持有,《Statik》则为他们自己所有。在刚刚过去的5月,Tarsier Studios于社交平台暗示新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而且是采用虚幻5引擎开发。虽然还不能确定是否为VR游戏,但这家已经成长起来的工作室未来可期。
在《Statik》里,玩家的手总是被各种机关盒子锁住。(图源:Tarsier Studios)
▊Vertigo Games
这可以算是国内玩家最熟悉的VR游戏公司之一,旗下划分为:
Vertigo Games成立于2008年,早在2013年就已经高瞻远瞩地锁定了VR领域。先人一步的决策使他们在VR市场腾飞前就已经做好了准备,因此在“VR元年”才能推出《亚利桑那阳光》(Arizona Sunshine)这样高完成度的作品,该作的销量也突破了100万。之后公司继续专注于VR领域,精心打造的《灭亡之后 凛冬》(After the Fall)上线仅一天就创下140万美元的营收,目前也已经登陆了包括Pico和奇遇VR在内的国内各大平台,并且仍在持续运营和更新。
2021年,Vertigo Games吸纳了另一家荷兰VR游戏公司Force Field,后者正在开发一款“基于知名IP但尚未公布的3A级游戏”。今年5月,他们又宣布将与《渔夫的故事》(A Fisherman's Tale)的开发商InnerspaceVR展开新的合作。而在前不久召开的UploadVR游戏展示会上,《Hellsweeper VR》和《PathCraft》这两款新作也是由Vertigo Games负责发行的。
开发、发行、线上、线下等多方面业务并行,让Vertigo Games早已成为业内领先的VR厂商之一,无疑是Embracer手中一张强有力的王牌。
Vertigo Games和Force Field两家VR游戏公司强强联手,开发实力进一步提升。(图源:网络)
▊Zen Studios
成立于2003年的Zen Studios既可以称得上“传奇”,同时却也是一家在主流视野中“籍籍无名”的游戏公司。公司早期是作为技术和外包工作室,负责引擎开发、游戏移植等项目。由于CEO泽索特·基焦希(Zsolt Kigyossy)本身是一个弹珠迷,所以后来他们也将自主研发的游戏类型锁定在了比较冷门的“弹珠台”上。
近二十年来,Zen Studios打造出了《Pinball FX》《Zen Pinball》等多个弹珠台系列,作品遍布移动端、掌机、主机和PC等各种平台。他们还尝试与影视IP进行合作联动,包括《夺宝奇兵》《星球大战》《侏罗纪公园》等经典电影,以及漫威的漫画英雄、热门美剧《行尸走肉》等统统都能“弹珠台化”,这也进一步扩大了公司的知名度。Zen Studios在单一领域的精益求精和突破创新着实令人钦佩,这种信念也与公司名字里的“禅”(Zen)相得益彰。
其实作为一家游戏开发商,Zen Studios也尝试过其他的类型,在VR领域的作品包括:《Pinball FX2 VR》(2016年)、《CastleStorm VR》(2016年)、《Infinite Minigolf》(2017年)、《Out of Ammo》(2018年,负责PS VR版发行)、《Operencia: The Stolen Sun》(2020年)、《Star Wars Pinball VR》(2021年)。——其中最成功的还是“弹珠台”,《Pinball FX2 VR》在Steam收获特别好评,好评率86%,在PS VR平台欧美服的评价数破千,平均分4.5/5。
今年,Zen Studios已经把《Pinball FX》带到了最新的PS5主机,凭借在特定玩家群体里的号召力,有理由相信他们未来还会在老本行“弹珠台”和PS VR2等设备上继续发力。
PS4上推出的《Zen Studios VR Collection》,为PS VR专用软件。
▊Gearbox Software
Gearbox Entertainment旗下除了有多家单机、网络游戏工作室外,还有电视和电影工作室。完美世界娱乐在2021年12月被Embracer收购之后,也被并入了Gearbox Publishing。Gearbox Software可以说是该公司的根基,成立于1999年。根据Embracer集团的2021年终财报,该公司旗下目前有9个3A级游戏正在开发,实力可见一斑。
Gearbox Software创立初期就参与了当时如日中天的《半条命》系列作品的开发,后来负责过《战火兄弟连》(Brothers in Arms)、《无主之地》(Borderlands)、《毁灭公爵》(Duke Nukem)等多个知名系列。《无主之地》可以说是公司旗下号召力最大的IP,而借着VR的东风,他们也曾在2018年尝试过推出《无主之地2 VR》。
该作基于2012年发售的《无主之地2》移植,删除多人联机部分和原作DLC内容的同时,也加入了少量新要素。《无主之地2》本身的高素质毋庸置疑,但是VR版的评价却在不同平台出现了分化。Steam评价“褒贬不一”,好评率仅66%,而PS VR欧美服上的近1500名玩家却一致打出了4.5/5的平均分。游戏在VR化过程中确实出现了较多的问题,诸如角色比例不当、瞄准操作落后、交互不足等,对于不同头显设备也缺乏调整。没有很好地利用VR的特性和进行适配是Gearbox Software在《无主之地2 VR》中吸取到的经验教训。
幸好《无主之地》系列并没有因为2代这次不成功的VR化受到影响,《无主之地3》依旧取得了口碑和销量的双丰收。在今年3月问世的《小缇娜的奇幻之地》(Tiny Tina's Wonderlands),作为《无主之地》系列的外传同样受到了玩家的追捧,制作组也表示游戏的销量“超出预期”(但并未公布具体数据)。其实粉丝依旧期待这个IP能够再度VR化,也已经有同人制作的《无主之地3》VR MOD问世。就看Gearbox Software是否还愿意再尝试一次了。
《无主之地2 VR》的尝试并不成功,但也算让Gearbox积累了经验。(图源:Gearbox)
▊Asmodee
法国传奇的桌游开发和发行公司Asmodee成立于1995年,集团旗下拥有22家游戏开发工作室和大量经典的桌游品牌,还握有《宝可梦》集换式卡牌游戏在法国的出版权。他们也以“艾赐魔袋”的中文名在我国开展了业务,将《米勒山谷狼人》《七大奇迹》《时间守望》等经典桌游引进国内。
在将业务推向欧洲乃至国际市场的同时,Asmodee也把旗下的桌游IP为转化为移动端和PC平台的电子游戏,开始了“桌游数字化”的进程。2021年,Asmodee宣布收购在线多人桌游平台Board Game Arena。2022年3月,Asmodee又与AR桌游平台Tilt Five建立合作关系,后者将基于那些经典IP,开发一系列使用AR技术的全息桌面游戏。
将原本表现力有限、需要玩家自行发挥想象力展开“脑补”的桌游,通过VR和AR技术变得更加生动和更具沉浸感,相关应用已经在快速发展。目前VR领域涌现出了不少VR桌面RPG,比如《Demeo》《Xpraize Beta》;而由Tilt Five推出的AR眼镜和配套的控制器,则致力于优化AR桌面RPG带给玩家的相关体验。
可以说无论在VR还是AR赛道,桌面RPG都大有可为,而Asmodee作为老牌厂商所握有的丰富IP和授权,将会是未来寻求合作的重要筹码。
Tilt Five和Asmodee合作,将通过AR技术为那些经典桌游IP带来全新的活力。(图源:网络)
▊Crystal Dynamics
俗称“水晶动力”,是成立于1990年的美国老牌工作室,原创IP包括《凯恩的遗产》(Legacy of Kain)和《Gex》等。但真正让Crystal Dynamics声名鹊起的,是公司受托开发、于2006年上市的《古墓丽影 传奇》(Tomb Raider: Legend)。《传奇》发售后迅速进驻各国的畅销游戏榜,累计销量达到640万套,让因为前作《暗黑天使》(The Angel of Darkness)而一蹶不振的《古墓丽影》系列重新焕发生机。
之后Crystal Dynamics就与《古墓丽影》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个诞生于1996年的全球级IP在发展过程中几经沉浮,于2013年彻底重启,负责该作开发的正是水晶动力,他们也让经典的劳拉以更青春靓丽的形象示人。近年来,Crystal Dynamics还开发了漫威的大热IP《复仇者联盟》,虽然有电影《复仇者联盟4》浩大的声势作为绝佳宣传,但游戏版却遭遇销量和口碑的双重惨败。
在2016年推出PS4版《古墓丽影 崛起》(Rise of the Tomb Raider)时,水晶动力就制作过PS VR专用的DLC内容。该DLC以克劳馥庄园作为舞台,拥有在当时看来相当不错的画面和光影效果,处处烘托着恐怖的氛围。不过游戏基本是个“行走模拟器”,流程以线索搜寻和解谜为主,没有系列里常见的动作冒险或战斗元素。
目前,Crystal Dynamics手中的项目除了与另一家美国公司The Initiative联合开发的《完美黑暗》(Perfect Dark)外,还确认有一款连标题都尚未公开的《古墓丽影》新作。该系列自重启、并经历了《崛起》和《暗影》这两款正统作品后,又将重新交由水晶动力操刀开发,相信粉丝也期待着女神劳拉能再度迎来VR化。
大部分时候看不到劳拉曼妙的身姿,恐怕才是VR版《古墓丽影》最头疼的问题。(图源:网络)
▊Eidos Montreal
由老牌厂商Eidos于2007年创办的工作室,据时任总经理的史蒂芬·达斯图斯(Stephane D'Astous)所说,蒙特利尔工作室的特点是以更小的团队、更长的开发周期制作游戏。他们的首款作品便“四年磨一剑”——2011年问世的《杀出重围 人类革命》(Deus Ex: Human Revolution)将这个沉寂已久的Eidos老IP重新发扬光大。三年后Eidos Montreal又打造出了自己的原创IP《神偷》(Thief),作品的平均质量都保持在相当高的水准。
《古墓丽影》系列的最新作《古墓丽影 暗影》(Shadow of the Tomb Raider)正是由Eidos Montreal负责开发。在水晶动力工作室的《漫威复仇者联盟》表现不佳的情况下,蒙特利尔工作室的《漫威银河护卫队》虽然口碑更胜一筹,但在商业层面上也没有达到Square Enix的预期。有分析家表示,这两款漫威游戏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让Square Enix损失了2亿美元,这也是导致SE将它们出售给Embracer的重要原因。
Eidos Montreal曾在2017年推出过《杀出重围 人类分裂》(Deus Ex: Mankind Divided)的免费VR体验,主要用于让玩家亲身游览游戏里的标志性场景,观赏角色们的3D建模。由于并没有任何实际游玩和交互内容,所以这个体验只能算是个小菜,展现不出工作室的VR制作功力。目前他们正在运用虚幻5引擎开发多款作品,希望这一波收购操作不会对进度产生太大的影响。
《杀出重围 人类分裂 VR体验》的场景固然很美,但缺少游玩要素。(图源:Eidos Montreal)
▊其他
除了前文重点介绍的工作室外,Embracer集团旗下还有几个小公司的业务也涉及VR领域:
虎视眈眈,未来可能拓展的方向
近两年随着以Quest 2为代表的VR一体机的普及,VR游戏市场迎来了一波爆发,同时也开始朝着更为成熟的方向发展。如今的头部VR游戏更趋向系列化、IP化和多人化,这对游戏的开发规模和投资成本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已经不再是蓝海、竞争越发激烈的VR游戏市场,中小型VR工作室如何生存?被像Embracer这样的集团收购,“背靠大树好乘凉”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Embracer也表示将保持旗下工作室的独立性,不会对创作进行干预。
除了前文介绍过的各家VR/AR相关公司外,Embracer集团手中其实还有牌面,未来有可能在更广阔的领域大显身手。
在被Embracer收购的同年,黑马漫画宣布成立游戏部门,准备在新的领域有一番作为。(图源:Dark Horse)
黑马漫画(Dark Horse Comics)是美国仅次于DC和漫威的第三大漫画公司,代表作品包括《变相怪杰》《地狱男爵》《罪恶之城》等。他们在2021年6月宣布成立游戏部门,准备将旗下漫画IP改编成游戏,未来登陆到各大主流平台。此前DC的《蝙蝠侠》和漫威的《钢铁侠》在PS VR上均有不俗的表现,黑马旗下的漫画作品如果想改编成游戏,VR化未尝不是一个思路。
2021年底,Embracer收购了匈牙利的动画公司Digic Pictures。他们专门从事三维动画游戏电影CGI的制作,参与过的项目包括《使命召唤》《刺客信条》《光环》《艾尔登法环》等众多3A游戏大作,还有最近因为第三季热播而重回观众视野的动画《爱,死亡和机器人》。“VR影视”是仅次于VR游戏的热门赛道,如果Embracer想出手,相信Digic Pictures绝对能给他们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另外别忘了,文章开头提过Embracer的前身Nordic Games Publishing是凭借卡拉OK游戏《We Sing》声名鹊起的,他们还在2020年2月收购了法国的音乐和卡拉OK游戏开发商Voxler。如今“唱K”已经成为VR社交中一个广泛的应用场景,对于拥有丰富的开发经验和成熟的音乐公司合作关系的Embracer而言,涉足“VR唱K”同样并非难事。
《爱、死、机》第1季中由Digic Pictures负责制作的“The Secret War”。(图源:Netflix)
今年5月底,Embracer公开了新项目“Embracer Games Archive”,旨在收集实体游戏卡带/光盘、主机硬件和各种外设配件,作为档案馆的资料保存下来,记录下游戏的珍贵历史。而一则商标信息更透露了Embracer的野心,他们注册了一个名为“Game Legends”的商标,用途描述为“在线零售商店,销售电子游戏、游戏商品或电脑硬件”——看来Embracer甚至有打算推出自己的游戏商城。
曾经的THQ公司也是大肆收购扩张、风光一时,结果却轰然倒塌,有这样的前车之鉴,想必CEO拉尔斯·温格福斯早已总结过经验教训,不会重蹈覆辙。Embracer旗下的各大工作室和IP,象征着活力与财富,而多元化的架构则让他们在众多领域都能够游刃有余。无论如何,这个北欧游戏集团的收购之路仍在继续……
投稿/爆料:tougao@youxituoluo.com
稿件/商务合作: 六六(微信 13138755620)
加入行业交流群:六六(微信 13138755620)
版权申明:本文为VR陀螺原创,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vrtuoluo233 申请授权,并在转载时保留转载来源、作者以及原文链接信息,不得擅自更改内容,违规转载法律必究。文中有图片、视频素材来自互联网或无法核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网站协商处理。
元宇宙数字产业服务平台
下载「陀螺科技」APP,获取前沿深度元宇宙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