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2020未来商业生态链接大会暨第五届金陀螺奖颁奖典礼(简称“FBEC2020”)在深圳大中华喜来登酒店6楼宴会厅圆满闭幕。本届大会由中国通信工业协会虚拟现实专业委员会、广东省游戏产业协会、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深圳市信息服务业区块链协会、深圳市互联网文化市场协会指导,陀螺科技主办,深圳市科技开发交流中心、恒悦创客魔方协办,行业头部媒体游戏陀螺、VR陀螺、陀螺电竞、陀螺财经、陀螺传媒联合主办。FBEC2020以“远见者稳进”为主题,将一如既往地关注未来趋势发展、行业创新升级、商业生态新链接等前沿领域。
在2020全球5G XR产业发展峰会,影创科技副董事长胡金鑫以“XR ‘涅槃’,新生态将开启新未来”为题发表了演讲。胡金鑫以从业者的视角,分析了VR/AR/XR行业的发展阶段及现状。并表示,国内行业需要真正内容上的爆发,而影创科技则选择与开发者站在一起,用更多的资源和精力帮助真正愿意面向C端的开发者生产优质内容,带动国内VR/AR/XR产业发展。
以下为演讲实录:
大家好,我和各位同行聊一聊我们XR行业的新生态,影创科技的主要的产品是AR/MR眼镜。19、20年国产硬件销量上升,而国内的软件开发者和生态的开发者,更多的是做B端的业务。标志着整个行业爆发的时间还是Oculus的出现,它把完整VR体验传承一体机上面,而且给不同的用户很好的体验。所以,C端用户能够接受的是体验好、品质高、价格亲民的产品。
我们觉得现阶段VR一体机上绝对精度上是不如PCVR的,但一体机上我们可以用一些技巧让其Ddof的能力赶上PCVR。
20年整体硬件销量统计还没有出来,但是我们估算是200万台。这样的沉淀才可以真正意义上说是进入C端的产品,除了硬件销量,我们能够得到的数据是19年的时候,Oculus Quest已经有了1亿美元的内容销售额,20个开发商的营收超过100万美元,10个开发商的营收200万美元。
其实我们觉得这个数字是低估了一些开发者的价值,美国的VR市场已经爆发了,国内还是有很大的潜力以及可以追赶的地方。
一般情况下,国内电子消费品或者电子产品会比美国落后一到两年,但是之后会迎来快速的增长,因为我们的市场规模是美国的至少两倍。今年国内的VR销售量大概是30万,明年的预估数据大概在60万左右。
今年30万比300万的差距,明年可能是是60万到600万,这么大的差距的原因是什么?而且Oculus Quest整体预计会有3倍的增长,国内是2倍,又是为什么?
我们认为最大的原因,首先国内VR缺少6Dof的体验,第二个是国内VR市场的整体估值低于我们实际的市场价值。这就是基本情况,我们再从VR回到XR产业,看看XR里面AR和MR。
AR里面我们认为更多的是面对的是挑战。可以看到VR和手机是有非常多的通用部件,比如PC到CPC的交互流程和逻辑,VR与其是有很多通用的部分。而MR需要更多的技术和产品产出,包括不同的传感器和显示方案,所以MR很多核心的器件要从0开始自研。
除了硬件之外,我们还有哪些东西是对XR产业发展的阻碍?包括前端的成像和后端的投影,以及算力的优化。
很多国内的算法已经做得很好了,但在移动端上都要还要背负很大压力,要再把算法从PC移植、运用在VR、包括结合5G后的实际应用上,也是一个挑战。革命产品,也就是Quest已经出现了,内容生态上我们希望不管是操作系统,还是统一生态的SDK的接口或者标准,都是我们期待的东西。
今年的疫情影响,影创科技都在埋头做核心技术研发。我们设立在全国各地的实验室和厂房,很多已经正式投产了。比如我们的光刻机,和展示看到的显示模组,完全是从0开始自主研发的。我们除了光学成像的部分,后端的投影我们也自投了产线。
生态系统上我们也做了非常巨大的投入,影创科技自己是做MR的公司,我们做的主要是MR的产品以及自研的算法和MR的眼镜。VR上我们不做自己品牌的产品,但集成了很多合作伙伴的技术,最后推给行业内的合作方。
未来,影创科技会投入3亿资金帮助开发者。影创科技说到的事情一定会做到,希望大家在VR的内容上有一定的期待,我们整体会做趣立VR的开发者平台。整体来说XR产业是处在一个复苏和爆发的阶段,还是希望大家可以把更多的精力,因为过去我们要做很多的B端业务养活自己,未来我们这样的公司会越来越多,会把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投入给真正愿意做C端的内容开发者,谢谢大家!
投稿/爆料:tougao@youxituoluo.com
稿件/商务合作: 六六(微信 13138755620)
加入行业交流群:六六(微信 13138755620)
元宇宙数字产业服务平台
下载「陀螺科技」APP,获取前沿深度元宇宙讯息
上一篇: FBEC2020|杭州西顾视频CEO Nikk:国际VR电影行业是如何制作内容并盈利的
下一篇: FBEC2020 |HTC Vive全球产品与战略高级副总裁鲍永哲:疫情促进无线化发展,SYNC虚拟协作平台有望成为团队协作“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