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0-31 09:50 | 标签:
VR头显 微软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文/VR陀螺 案山子
“昨天看了微软的发布会,兴奋了一个晚上,这对行业是个重大利好。”
作为曾经在戴尔、华硕等PC硬件行业从事10年,一直跟微软打交道,深谙其中套路的黄庄来说,看到微软出其不意地杀到VR领域,发布VR硬件,还带上了惠普、戴尔、联想、华硕和宏碁5个小伙伴,似乎瞬间明白了微软想要摆的是一局怎样的棋,而这个棋局让还在VR路上创业的黄庄兴奋不已(黄庄,脑穿越VR创始人,做VR内容,已获创新工场千万元融资)。
从微软发布会细节中窥探出来的“玄机”
对于昨天晚上的发布会,可能更多的人将注意力放在VR头显这个产品和它的价格上,发布会全程英文,以至于并没有多少人注意到微软的用词,而就在这些用词上,潜藏着非常深的“玄机”。
For Everyone
这次微软提出的叫Creator update,一个人可以是Creator,一个商业设计师也可以是Creator,所以他的定位是很中心。微软的产品本身分为家庭环境的和商用环境的windows,它天然的可以站到这两边,在用户上覆盖的范围更广,可拓展性的范围更宽。
如果用谷歌和微软来对比的话,可以发现谷歌的用户群以消费者群体为主。而微软不同,微软一直以来强项是在商业群,但微软并没有放弃消费者群体,并且积极在推动。在发布会上,
微软在推出Holotour时,特别用到了一个词“3D For Everyone”。微软并没有设定特定的场景,而是每个人。所以从用户的角度来看,谷歌是站在消费者的使用场景,但是微软,是同时站在消费者的使用场景,也站在商用场景中。
把头显称之为“Accessory”(配件)
一般其他厂商发布头显都会将其称之为Headset或者HMD,但是微软这次用了一个不一样的词——
Creator Update Accessories。Accessory,也就是配件,购买电子产品时附属的USB线、充电头,包括电脑的鼠标、键盘这些都属于配件。所以微软想做的是可能是
将头显变成一个“配件”。
在黄庄看来,微软此举在定位上来看,一方面战略上的重视,另一方面是战术上的藐视。
把它做成一个像屏幕一样的IO设备,这叫做降维打法。而藐视是指,VR眼镜只不过是一个屏幕加上几个sensor,牛逼的是后面的内容、整个生态对这个项目的支持。
请注意:头显连接的是笔记本!
PC头显连接PC(特指台式机)似乎已经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因为每一家PC端的头显厂商在发布头显的时候是默认使用台式PC,即使有很多人用笔记本或者用PC方案的配置做背包,但台式依然是“标配”。
但是微软把标配改成了笔记本!
笔记本本来是背在身上的,
用降维打法把头显变成配件之后,头显就只是电脑的一个外设,定义的改变可能让这个东西在假以时日后,跟鼠标和键盘一样成为标配。
而这时候,中国其他的硬件厂商也绝对不会放弃这个机会,现在有联想、华硕、戴尔这些厂商,之后可能就有神州、方正、清华同方等厂商做出一批符合标准的外设出来。
标配变成笔记本是否代表性能要求下降,同时体验感下降?我们认为微软不至于为了在价格战上获胜不惜牺牲用户体验。
专精于底层系统的微软,或许早已在底层、操作系统端,把计算能力释放出来、最大化,在保证体验的同时,降低电脑配置要求。
而且,微软还特别强调,
在Windows10的环境下就能够使用。这个系统已经在市场上推行有一段时间,并且很多时候是强制要求更新,覆盖率已经很高,虽然要支持VR肯定需要更新插件,不过微软既然如此有备而来,或许已经很早就将插件更新至新的系统中了也说不定。
带上5个小伙伴“打群架”
发布会上,Myerson说道:“Creators Update得到了很多合作伙伴的鼎力协助,包括惠普、戴尔、联想、华硕、宏碁,
它们都将出货虚拟现实头戴式装置。它们都将提供各自的VR设备,售价从299美元起步(约合2023元RMB)”。
这次微软带上了5个小伙伴,全是最为熟知的PC、笔记本品牌。他们都有很强的供应链和制造能力、谈判能力和影响力,不管是他们自己生产还是去做OEM,他们非常具有优势。
而微软给这些厂商合作,真如Myerson提到的,“它们都将出货虚拟现实头戴式装置,它们都将提供各自的VR设备”。也就是说,
实际上,微软提供给他们的是一个“参考设计”(所以微软这次公布的头盔看起来并不美观,他把设计权交给了其他PC厂商),然后这些厂商拿到这个参考设计去做自己的头显。
最后所有这些公司陆陆续续会发布自己的头显,电脑厂商都会进来,把它做成一个外设。想象一下以后买电脑的时候,配无线鼠标、配键盘、配屏幕,还需要配个头显,
微软的降维打法一下就把这个产品商品化了,变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变成“配件”之后,VR将不再神秘,也不再是那么高大上的东西,它会让PC厂商在这个生态上自己找到自己的一条路,而
微软做的事情是定义接口,定义要求,就像设计电脑一样,设计电脑屏幕的插口或是一些DPI。
微软定义接口后,至于眼镜的样式做成怎样,都可以交给其他厂商自己去发挥,反正统一接口,统一标准后,接下来就是华硕、联想、HP、戴尔之间的竞争了。
同时,微软这样的做法也将“拯救”PC行业。系统和电脑的配置是相辅相成的,当新系统推出时,对电脑配置的要求也会相应提高,所以新系统可以推动电脑的销售;而当PC推出新硬件时,也会推荐使用最新的操作系统。“wintel,windows和intel,讲好听点是合作,难听点就是狼狈为奸”。
而且现在PC行业面临着非常严峻的问题,现在PC所有的运算渐渐在被手机所取代。PC的使用场景在逐渐减少,
而用户的换机周期也从以前的18个月,现在可能延长到了24个月,甚至36个月或更长。当然,手机也遇到同样的问题,所有的人都担心这件事,只是PC更为严峻,
VR给了PC新的应用场景,也就会出现新的需求,所以可以说VR会“拯救”PC行业。
299美元“起”
很多人可能只看到了299美元这个价格,却忽略了上面的“
Starting at”,但这种upsell策略早就形成一种套路,黄庄称这种套路经常用在PC的市场销售上。
电脑销售的时候,为了抓眼球,可能定价1699元起。用户被吸引过去后发现这个价格的电脑没有鼠标、没有键盘、硬盘比较小、内存比较小,达不到用户的需求,这时候销售就会推销更高的性能的配置。所以,所有的PC厂商赚钱的都不是最低价的东西,而是upsell的东西。
发布会上还有一个细节,
这次VR设备并没有提到任何操控设备,虽然提到了6个自由度inside-out追踪功能,但微软并未对其有更详细的说明。而现场演示的视频来看,也根本看不出来使用的定位、追踪和操作设备是怎样的。所以,很有可能299美元拿到的只是一个不带其他任何功能的头显,没有SLAM摄像头、没有外设的一台裸机。
虽然也有可能微软破天荒地整套就卖299美元,可是既然放了一个“起”字,就必定有“玄机”在其中。
AR? VR? 微软最终还是要做MR!
微软已经推出了AR眼镜HoloLens,这次又宣布做VR,最终的目的是什么?
微软的核心是软件厂商,核心肯定是做服务。实际上,虽然HoloLens已经发售,而且也开始应用,但视场角小、佩戴、操控(能支持的手势并不多)等都存在比较大的问题。实际上对于微软来说,一个软件厂商要去克服硬件问题是很麻烦的事情。
将来微软肯定还是会继续推HoloLens,而这个产品未来肯定是非常有潜力的,但是就现在来看,短期之内技术没那么成熟,还无法用一个屏幕,可以把想要看到的所有东西都展现出来。
在HoloLens积累了优势的微软再反攻回来做VR,其实也是一种降维的打法,由于已经有了在AR上的积累,现在反过来做VR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在硬件上不需要做太多的研发。
这可能只是个大胆的假设。如果微软把SLAM摄像头放到VR头盔上将其变成一个MR的产品,其实也不无可能。而且或许还可以将HoloLens上的手势识别模块一并移到VR硬件上,这样通过最自然的手势交互来实现操作。
只是目前手势能够识别的范围有限,如果是比较重度的操作的话,可能还是需要用到手柄或者其他的设备来实现。
微软来了,谁将被“碾压”?
“碾压”这个词或许有点过,但微软带来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而且这次微软不是孤军上阵,而是群起奋勇。
如果微软如黄庄所料,
联合其他厂商把VR眼镜做成配件的话,那么首先对于国内这一批做PC端VR硬件的厂商打击将是致命的,不论是微软、联想,还是华硕、戴尔、宏碁,都是一搬的创业公司难以抗衡的,在微软底层下,眼镜的成本不断被降低,定义被改变后,通过这些厂商自己的供应链、销售渠道,将更容易触达用户。这些优势,创业公司根本无法具备。
另外,和HTC Vive、Oculus Rift以及PS VR这三家大厂来对比的话,在性能上由于微软的产品还没有具体的参数公布,所以还难以评价。不过目前来看,可能比较大的优势还是在于价格。
不过,
硬件的比拼最后还是会落到内容上,谁能圈住更多、更好的内容商,谁可能就是最后的赢家。
微软的优势是在商用环境,所以HoloLens可以在商用的环境上做的很好,可能如果是在PC环境上面,重度的厂商也会很好,但是假如是一般的消费类的产品,这个时候是非常需要内容生产者来帮微软把内容做出来的。
微软虽然已经有开发生态,但是PC上的开发者资源更多的是在应用、软件端,在消费者内是比较少的,消费者是OTT互联网厂商占据,这时微软需要解决一个问题——跟所有的互啊联网厂商、有内容的人来合作,而这些内容厂商愿不愿意被他把持,成为最大问题,所有的模式能不能用web的形式来做,也是很重要的是一个战略问题。
不过微软还有Xbox,这次在VR环节虽然没有提到,但我们认为最后微软肯定会将Xbox上的内容结合进来。而这时候PS VR可能就显得有些被动了,因为PS VR只能使用主机,如果要适配PC的话则需要用到微软的底层系统,毕竟是在别人的地盘上,在底层支持、优化上肯定没有微软给自家的VR设备调试起来便利。
结语
如果用来比喻的话就是,现在的头显就像十年前有显像管的屏幕,大而笨重。VR以后也会像CRT变成液晶一样,不断进化,变小、变薄,而厂商现在入局更多的是占生态、卡位,等技术发展起来,VR可能也会从一个“反人类”的东西变成生活中常用的东西,因为历史是螺旋上升的。
投稿/爆料:tougao@youxituoluo.com
稿件/商务合作: 六六(微信 13138755620)
加入行业交流群:六六(微信 13138755620)